(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8日,随着圣火缓缓熄灭,成都大运会正式落下帷幕。12天的时间里,世界各地青年相聚“蓉城”,谱写出一曲华丽的青春乐章。
这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成都大运会共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青年运动员参与,竞技仍是它的“底色”。射击项目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中、印两队角逐至15发才分出高下,凭借中国选手宋布寒一发10.7环,中国队最终夺冠;女子万米决赛,中国选手夏雨雨在雨中奔跑的场景令人动容,她在比赛最后一圈上演“极限超越”,斩获金牌……
大运会聚集了世界上具有天赋的青年选手,整届赛事在射击、游泳、田径等项目上共刷新22次赛会纪录,其中游泳赛场的争夺更是堪称“世界级”,共刷新19次赛会纪录,中国队就有14次。精彩绝伦的赛事让观众亲身体验到有“小奥运会”之称的大运魅力,运动员也在此为迈向更高舞台——奥运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也是一场青春的盛会。成都大运会是世界青年跨越国界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
羽毛球赛场,乌干达选手阿莫斯球拍线断裂时,与他对战的中国球员王正行递上了自己的球拍,并在赛后将一支球拍作为礼物赠与阿莫斯;女子3000米障碍决赛结束后,累躺在地上的运动员又相互搀扶站起来,该项目金牌获得者卡拉说:“比赛中我们是竞争对手,比赛后我们尊重彼此。”
多样的文化体验也让运动员大开眼界。在成都街头,运动员走进街边的火锅店、串串店,即使辣得“四脖子汗流”仍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各代表团运动员一同感受大熊猫的萌态;在大运村,运动员聚在露天茶馆泡上一壶茶,坐在竹凳上交流各自的故事;运动员、志愿者之间喜欢进行徽章交换,通过这一形式交流文化、传递祝福……
大运会从来不只是比赛,更有友谊和文化交流。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感慨道:“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相聚,青年人互相交流,真的太棒了,这就是大运会的魅力。”
这还是一场市民的盛会。大运会期间,成都市民走进场馆,欣赏到了高水平赛事。大运会比赛结束后,留下的遗产将继续惠及市民。据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曹雪峰介绍,执委会在2019年10月即编制完成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遗产规划》,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举办成都大运会,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教育与青年七个方面共29个领域的丰厚遗产。
成都大运会共有49个场馆,其中36个为改造场馆。改造场馆大多数在高校,赛后将用于高校的体育事业发展;场馆利用方面,成都大运会场馆在2022年已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市民群众超过509万人次。随着大运会闭幕,这些场馆将继续服务于成都的全民健身及体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