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摘 要
自2022 年11 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批准《G20转型金融框架》以来,我国关于转型金融的讨论持续升温,正在研究制定各行业领域转型金融标准。
转型金融目前仍未形成国际统一的定义。通常认为,转型金融主要是指向高碳排放领域(如能源、工业、交运、建筑等)的经济主体或其项目、经济活动提供的帮助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可以为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可持续建筑等“纯绿”领域的狭义绿色金融形成补充。
转型金融发展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传统行业面临低碳转型,资金需求巨大;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相对成熟,但性质决定覆盖领域有限;国际上也更加关注转型金融。
我国转型金融市场中包含的金融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继推出了可持续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等产品的指引。信贷方面,则有可持续挂钩贷款等推出。各地各行业均在转型金融方面积极探索,如湖州市率先在地方政府层面推出相对完整的转型金融体系。
以转型债券市场为例,推出以来,我国共发行343.20 亿元转型债券(含转型债券、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及低碳转型挂钩债券),总计41 只,涉及27 个发行人。其中大部分在去年5 月转型债券推出半年内发行,此后发行明显放缓,近日有所回升。发行规模最大的行业是电力,发行人为国有企业,发行人委托的主体评级级别集中在AAA 级。
我国需完善转型金融相关标准体系及监管制度,建立多市场趋于统一的信息披露规范;开发更多创新型转型金融产品,丰富转型金融工具箱;扩大转型金融对拥有转型需求的经济主体的覆盖范围,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转型金融业务,引导市场资金流向低碳转型领域;鼓励专业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发展;推动构建中国转型金融体系,支持低碳转型技术突破及融资需求,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