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25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3.65%,耕作和收获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广西农业农村部门以“补重点、补关键、补短板”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烘干设备、精量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械等,进一步优化水稻生产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增强水稻机械化生产能力。截至2022年,全区累计使用购机补贴资金20.42亿元,补贴农户26.83万户,拉动社会投入购机资金66.11亿元,推广各类农机具35.59万台套;全区水稻插秧机拥有量达到2.2056万台,比2017年增加2849台,增长14.83%。
各地将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主体力量,加大相关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改善育插秧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作业服务覆盖能力;采取作业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有关主体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的积极性,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方式,努力解决小农户水稻生产难题。2023年,全区共投入自治区财政资金4000万元支持建成25个具备育插秧、烘干、储存、加工能力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已建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93万亩,争取完成水稻机种10万亩以上、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25万亩以上。
全区各地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示范推广,总结出“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械烘干”“简易大棚育秧—机插—机械烘干”“软盘拌浆育秧—机插—机械烘干”“庭院小棚育秧—机插—分段收获”4种较为适合广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近年大力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抛)秧、无人机直播、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等新技术,在丘陵地区、种植经营规模较小的区域重点推广集中育秧分散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