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正文

“高铁撑掴事件”定性互殴,法律正义与民众认知相悖?

2023-05-10 18:08:50 凤凰网


(资料图片)

5月2日,发生在四川成都开往重庆高铁上的“掌掴女孩事件”,分明是由于“熊孩子”不懂礼貌、不守规矩,严重影响到前排女孩儿的正常乘坐而引起的。家长不仅不约束自己孩子的顽劣行为,反而指责别人不该批评孩子,做出辱骂、录像、掌掴女孩儿的粗暴行为。女孩儿不过是在遭到“熊孩子”父母无端谩骂和掌掴后,本能地进行了自卫还击,怎么在公安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认定中就成了互殴呢?

我们制定法律的本义,就是给民众提供安全保护。然而,在执行当中法律的正义,又使民众对这一普世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警方认定“掌掴女孩事件”为互殴,但网络舆情反映的民意,却是支持女孩正当防卫的意见占绝对多数,使法律正义在民意的权重上再次陷入尴尬的境地。公安机关的警务人员对法律的熟悉理解程度,无疑都要高于普通民众,而在“掌掴女孩事件”中,为什么在绝大多数网民都认为女孩的还击属“正当防卫”的情况下,办案人员却偏偏作出了“互殴”的认定呢?客观的说,如果排除未经证实的非正常人为因素对办案的干扰,在当下的《治安处罚法》的框架内,警方将事件定性为互殴也许是正确的。

既然警方认定“掌掴女孩事件”为互殴是合乎法律的,却为何得不到广大网民的认可呢?这个矛盾的产生,在法理上可以归结为程序正义毁灭了实体正义。前些年因“昆山龙哥反杀案”等案件,舆论曾将过去法律中有名无实的正当防卫免责条款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最终在全国民众的呼声中,法律终于开始给正当防卫松绑,最大限度地对“反杀性”还击行为亮起了绿灯。这体现了中国法治进步的一面,现在我们不妨将“掌掴女孩事件”与那些“反杀性”案件进行一下情景比对,发现除了案件发生的后果,对社会影响产生的烈度不同外,诱因都是因为有一方无端侵犯了他人权利,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而另一方被迫进行还击。既然“反杀性”案件在刑法中属正当防卫,为何《治安处罚法》范畴的受害者被迫还击后,又变成了“还手即互殴”呢?

著名刑法学教授陈兴良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互殴可以否定防卫,而防卫则需要排除互殴”。在“掌掴女孩事件”中,前排女孩在受到“熊孩子”的一再干扰下,只是要求其家长约束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影响她的正常乘坐,并不是为了和对方争夺座位。这是她的正当权利,要求也不算过分。另外,与人互殴需要有实力,对方不算两孩子,也是夫妻二人。女孩只身一人,手无斗殴工具,明显力量悬殊。她提醒“熊孩子”父母时,语言也不过激,没有挑衅对方的意图,更没有与人准备互殴的动机。女孩最终出手还击,不过是在受到对方的谩骂、掌掴,人格尊严被羞辱后,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可能做出的本能反应。对于这一点,火车上的那位仗义执言的东北大哥,已经把事件说的清清楚楚了。从整个事件起因与经过、以及双方的语言和体能攻击力量,都决定了女孩的还击纯属自卫。

既然警方认定互殴在程序正义上没有错,女孩还击在实体正义上也没有错,那么,错在哪里,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法律正义总是与普通民众的认知相悖。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了和谐而弱化法治,用泛化的互殴认定,掩饰执法机关“和浠泥”式执法的消极作为。二是法律条文中,对正义和维护正义的定义表述不清晰。“还手即互殴”,这是什么逻辑?对普通民众来说,在公共场所被人谩骂、掌掴,本身就是人格底线受到挑衅和羞辱。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果作为一个特定职业的道德标准,在附加“委屈奖”等事后补偿条件的情况下,也许有人可以做到。但是,如果把这种只适宜道德倡导的东西,上升为一个法律标准,作为公民的社会行为准则,显然是荒谬的。

真正的法律正义,不能只看到互殴行为表象,更要追究产生互殴背后的原因,这才是认定正义的根本。无论是从基本人权还是法律上,任何人在遭遇不法侵害和挑衅时,在法律救济未能及时到场的情况下,都有权行使私力自救,否则,法律上也就不存在“正当防卫”之说了。执法机关将公民的私力自救行为泛化地认定为互殴,最大的危害是让无辜者与不法者分摊了违法犯罪的成本。就连以慈悲为怀的佛祖都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何况现代人呢。一旦法律的正义人民不认可,则说明这样的法律已经不是好法律,到了该修订的时候了。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