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9亿劳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饭碗”问题,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乎个人事业发展,还关乎家庭幸福,更关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
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在保持稳就业政策总体稳定时,有要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确保大局稳定。这不仅提现出政府对就业的高度重视,更体现出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决心。当下,在高校生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期,更要积极促进公平就业,主动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清醒,锻造凝聚时代智慧的“新本领”。数据显示3月份16-24岁的青年群里失业率19.6%,比上月上升了1.5个百分点,就业问题显著凸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规模再创新高,这对于当下就业形势更是一种挑战,但是挑战中也蕴含着种种机遇。因此,当代大学生提早要做好职业规划,在大学期间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到企业实习提升实践能力,深入相关领域学习专业知识,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眼高手低,挑三拣四。在面临就业难题时,一方面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勇于正视不足、改进不足,另一方面也要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相信自己,勇于展示自我优势,把最擅长的一面展示出去。只有坚持信心与实力齐头并进,相信大学毕业生一定会发掘出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天地,更好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以“谋创新就是谋发展”的理念,驱动勇立时代潮头的“新引擎”。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企业用人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而学校由于培养周期较长的原因,导致人才培养存在一定滞后性,出现了许多职业技能结构性的不匹配。同时,信息不畅通、不对称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好《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服务国家发展、突出优势特色、强化协同联动为原则,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每年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进行专题研究。同时,高校也应通过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持续性沟通机制来促进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匹配,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毕业生择业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以“寸寸丹心为家国”的责任,勇担推进伟大事业的“新使命”。民营企业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因此民营经济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正如白象食品集团董事长姚忠良,始终坚守“至诚”信念,充分挖掘和释放就业潜能,在增强员工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实现企业、员工共发展、同进步。因此,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在稳就业、保就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积极搭建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选、聘、育、留等机制,使大学毕业生“进的来”“留的下”“上的去”;要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建设的主体,夯实素质支撑“软实力”,切入新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面”,外扩优秀人才增量,内增人才培养存量,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稳就业工作事关民生,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社会各方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让高质量就业的春风遍吹遍布祖国山河大地。
作者: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委办 张凯
编辑:晨晖
责编:郑黎波